努力构筑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成都东软学院计科系第三党支部抗震救灾记实
发布时间:2010年5月5日      阅读:5210

2008年5月12日,一个令川人、国人和世人永远难忘的日子;14时28分,一个让所有亲历者惊魂的时刻。当汶川特大地震向我们袭来的时候,计科系第三党支部的全体同志,和其他所有成都东软人一样,在经受自然对我们躯体考验的同时,更经受了一场残酷而特别的精神洗礼。在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在构筑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成都东软学院上,我们作出了努力。

一、一个永远的坚强的战斗堡垒

计科系第三党支部,建立于2006年10月,支部书记李正新,主要成员由系办辅导员中的共产党员组成,系党总支书记钟沛然老师在该支部。支部现有党员16人,其中系领导1人,辅导员15人;1人党龄在30年以上,4人党龄在20年以上,1人党龄在15年以上,都有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经验。自建立以来,在系党总支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第三党支部已经成长为一支组织健全、作风扎实、素质过硬、号令统一的战斗队伍。

二、危难时刻,迅速组织师生远离灾害

全体老师安全撤离危险区。每周一下午2点30分,为计科系办例会召开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系办老师正在进行会前最后的准备——年级组清理人员、个人准备资料等等,而一场可怕而威力无穷的特大灾害却突然来袭。地声隆隆,房屋摇摇摇欲坠,室内物品飞溅,人不能立足,很快大家便判断出:这是地震!系办主任贾骐老师,果断命令在办公室内的所有人员就近寻找掩护,躲避地震最初的肆虐。经过数十秒短暂的自我防护之后,大地仍在不停的颤抖,楼房仍在剧烈摇晃,危险不是减小,而是极度的增大了。见此情形,准备参加系办例会的系党总支钟沛然书记,和系主任杨瑞良老师,立即要求全体老师迅速撤离办公大楼。不到两分钟时间,整个在C7的老师和学生即撤离该楼,并转移到安全地带。怀有身孕的王婷婷老师,也在贾骐、李正新等老师的帮助下顺利撤出,保证了母子平安。

全体学生被安全疏散出危险区。14时28分,正值学生上课开始时间。地震袭来,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在各教学大楼内学习的学生,通过任课老师的组织或自助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楼内撤出;而无课在寝室自习的学生,也很快自行从楼内撤出。虽然师生们都从各大楼内撤出,但由于一些学生惊惶失措,尖叫声、哭喊声响成一遍,普遍情绪不稳,特别是大家拥挤在楼下,地震仍在继续,楼上物品不断掉落,填充墙时有倒塌,场面相当混乱,如果不尽快组织学生疏散撤离,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撤出办公楼后,系领导决定立即启动系应急机制,系党总支钟沛然书记、系主任杨瑞良老师、系办主任贾骐老师、第三支部书记李正新老师,经简短研究,即形成现场学生安全疏散方案:

1、不分系(部)专业,在场的辅导员老师立即分工组织C7、A7、D5、D6楼内撤出的所有学生和老师,有序疏散到空旷安全的位置,并注意楼上物品掉落砸伤人员;

2、各年级组组长立即联系暂不在现场的辅导员老师,明确其现时状态和位置,交待任务;

3、要求各辅导员老师立即到所带专业教学楼外收拢学生,清点人数,发现并送治伤员;

4、明确系应急临时指挥联系位置。在系办的统一协调指挥下,从C7、A7、D5、D6各楼内撤离的人员,很快疏散到临时指定的安全位置。各专业辅导员老师根据分工,很快前往A1、A4、A5、D1、D2、D3等楼外召集学生,积极联系各班长、团支书和任课教师,了解掌握学生撤离、受损情况。从最终汇总结果看,总的情况较好:全系近4000名学生中,除1人受伤较重,由欧阳稚文等老师立即护送去成都救治外,部分人员受轻伤,其他绝大部分人员均安然无恙。

开展现场自救,稳定师生情绪。待所有学生疏散到临时的安全地带后,系办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更为详尽地研究下一步工作:

1、分年级和专业,重新调整学生集中区,以便于管理和进行后续疏散行动;

2、对学生损伤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保证不漏一人集中清点,及时送治受伤人员,安抚情绪不稳的人员;

3、临时召开班干部会,部署工作和提出要求;

4、辅导员要和所属学生始终在一起,严密关注学生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防止个别人员情绪失控;

5、饮食、饮水和卫生问题;

6、学生夜间管理问题等等。

在系及系办的统一组织下,全系数千学生很快按分片划分区域集中安顿下来,情绪得到稳定,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通过遇乱不惊的老师们的影响而增强。他们有的自发组织起来,搭设临时避难帐篷,有的开展文娱活动,有的主动帮助丢失衣物鞋袜的同学。特别是在当日晚上风雨大作时,各位老师始终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大家主动围坐在一起,一起感受地震,一起经历风雨,一起为受伤的、缺少衣物的和相对柔弱的女同学们遮风挡雨,成都东软学子在自然灾害面前良好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示。5月13日早晨,在经过风雨一夜之后,系办全体党员老师在钟书记、杨主任的带领下,不顾疲劳,立即投入到为学生搭设救灾帐篷的工作中,使生病的、缺少衣物的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得到了妥善安置。

配合学院,快速组织学生转移出灾区。为稳定学生情绪和家长焦虑心理,减轻学院压力,减少灾害损失,系按照学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部署,果断组织学生转移出灾区。一方面学生自主疏散,即在通过履行简单的登记手续后,如有家长来接即予放行;另一方面是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有组织疏散,疏散工作从13号开始,14号上午结束,全系3994名学生全部疏散出都江堰,无一遗漏和出现任何震后安全问题。

三、舍小家为大家,良好的师德风范大放异彩

计科系第三党支部成员中,贾骐、李正新、南福菊、蒋景森等4名老师家在此次地震重灾区,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个别老师财产全部损失。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共产党员南福菊老师和系办蒋景森老师,正在四川茂县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蒋景森老师在避难过程中,左腿部受伤,私家小车至今遗留茂县灾区,其在映秀的房屋倒塌,在都江堰的商品房严重受损,财产尽失,无一存留。南福菊老师在都江堰的房屋受损严重,小叔子死亡,财产损失巨大。共产党员李正新老师房屋受损严重,财产遭遇重大损失。共产党员贾骐老师房屋受损,财产损失较大。这些同志,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首先在做的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家却一时顾及不上。南福菊、蒋景森两位老师,一直到5月28日,他们才通过不同的方式,绕行上千公里,返回家已不存在的都江堰,蒋老师的家属目前只能到在成都工作的儿子单位暂住。李正新老师一直到5月14日,等学生全部疏散离学院后,才第一次回去看到已经严重损坏的家。而贾骐老师一直到学院教师护卫队轮岗休息的5月15日,才第一次回家看望。特别是当学院决定启动异地复课工作后,他们很快抛下家庭财产遭遇重大损失、家人无处栖身的巨大心理压力,毫无怨言地投入到异地复课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党支部的其他党员同志,如罗新亚、陶斯楼、梁竣嵛等,在系安排轮流参加护校值班后,无论家庭离学院远近,全部保证按时到位,忠于职守,圆满完成了护校值班任务;罗玺、陈弘刚、王衍睿、欧阳稚文等同志,自“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当学生全部转移后,主动要求在校留守护卫,后又坚守在学院抗震救灾临时办公处岗位上,一直没有休息。同时,在开展抗震救灾过程中,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和广大教师,大献爱心,踊跃捐物捐款,仅特殊党费一项即达2100元(老师自行参加的社会捐款未作统计)。

四、顽强不屈,为东软的再生重建而努力拼搏

令我们蒙受巨大损失的灾难即将过去,为恢复美丽东软生机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已开始。在灾后重建工作面前,事物千头万绪,难度非常巨大。如何理清工作思路,切实贯彻学院灾后重建精神,把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成都东软建设好,是计科系第三党支部首先考虑的问题。

迅速恢复正常的办公秩序。5月25日、31日,系办在成都财富中心学院抗震救灾临时办公点召开震后第一、二次工作例会,初步安排部署灾后重建异地复课等一系列工作,统一了思想。6月9日,全体老师正式返校,即或是象腿部受伤且家庭受灾严重的蒋景森老师,也挥泪送别家属孩子,主动到岗上班。系办全体老师在领导的带领下,有组织进入已成危楼的办公大楼,抢救出办公设备和重要文件资料,为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保证。通过坚持正常的工作制度,严格考勤管理,系办正常的办公秩序业已恢复。

搞好工作协调,正确处理各项工作关系,保证异地复课、毕业生和招生工作三不误。毕业生工作关系毕业生们一生的前程,也是恢复重建工作中必须首先完成的大事,马虎不得。学院成都临时办公点开设后,系即着手安排毕业生工作,为保证学生完成补考任务和按时参加毕业典礼,各毕业班辅导员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克服各种困难,将补考通知和毕业典礼安排等精神,一一传达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每一个毕业生,使毕业生各项工作能够在6月18日毕业典礼日正常圆满完成,全系800余名毕业生顺利离开母校。

招生工作是学院的生命线,必须重视。系办参加招生的13名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于返校办公前的几天时间,到各地展开招生宣传工作,特别是利用这种机会,把东软文化、东软形象和东软精神进行了大力宣扬,收到了较好效果。

异地复课工作,是学院重新焕发生机的大好时机,更是头等大事,计科系第三党支部非常重视,把它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龙头来抓。在安排部署上注意分清主次,在制定综合计划过程中,注意把教学活动安排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转移分流合理,既有利于学生管理,又有利于教学管理,既避免了远距离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生管理问题,又充分利用了兄弟院校和本校的教学资源,发挥了最大效益。实行班主任责任制度,安排教研室教师担任全系111个班的班主任,按照《班主任工作条例》明确其基本任务:从出发之前的电话通知学生集中开始,到9月份复课结束回撤为止,此期间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悉由该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制度的实施,既较好解决了异地复课过程中学生管理的难点问题,提高了学生管理效率,又促进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锻炼了年轻任课教师的综合能力,从而保证了异地复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通过精心协调和全系上下的通力合作,毕业生工作顺利完成,招生工作正常开展,异地复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加强与受灾严重的师生之间的联系,做到关爱到位。在本次特大地震灾害中,计科系有不少师生家在重灾区,一些家庭受灾极其严重,个别家庭还出现了人员伤亡,一些老师家庭财产也受到重创。为让这些遭受苦难的师生,能够从痛苦中解放出来,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系领导对受灾教师和身亡学生家庭进行了慰问,各辅导员老师对所属学生受灾情况进行了详尽统计,并及时与学生及其家庭进行联系,鼓励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系办还主动与有关心理专家联系,开展对学生的灾后心理干预。通过党支部的努力,目前,广大受灾师生及其家庭负面心理得到极好的释放,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信心得到增强,并与全系师生一道,积极投入到重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东软成都学院的各项工作中。

 

Copyright © 2002-2024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