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操作系统》课程组开展新学期第一次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年8月31日   撰稿人:程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阅读:82

开学伊始,动力满满,除了积极准备小学期的项目教学备课,针对2023-2024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各课程组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教学准备活动和教学研讨会议,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和教研教改打下良好的开端。

8月25号,《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组在C3-301智能感知实验室,展开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在课程组组长康西巧老师的组织下,课程组的几位老师针对课程思政、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实验与项目实施、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与形式、4S教学平台建设等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沟通与探讨。

《操作系统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建立系统软件级别的计算思维和工程化素养至关重要,系部对于该课程的课程和师资建设非常重视。课程组的师资配置非常合理,有3位双师型的70后中年教师,曾经在摩托罗拉、华为、美国硅谷等知名IT企业从事多年的项目开发,对于像操作系统这种大规模的系统级软件开发具有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研发经验,可以在并发编程、多线程、内存管理等高级编程领域给学生很多实质性的指导。课程组还有2位95后的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硕士老师,他们扎实的科研能力和理论功底,朝气蓬勃的工作态度,能够为课程改革注入更新的思想,为团队建设增添青春的活力。

研讨会上,大家谈到了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际能力培养,特别是面对企业实际需求的工程化能力指标建设。计科系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领导和老师们最牵挂的事情,是计科系所有工作立足的根本。而企业在面试时对于大多数没有实际大型项目开发经验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考察像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程和最基本的编程能力。康西巧老师带领大家,将最近几年来各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中与操作系统相关的笔试面试题全部分析了一遍,并将频繁出现的多线程编程、资源调度算法、页式存储和段式存储、文件API等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将重点的考察知识区域映射到教学标准和教案中。

对于基础理论课,实验和项目教学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学期课程组依靠施刚老师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与阿里云的龙蜥在线实验室展开深入合作,让学生在线端到端地进行实验的设计、部署、编码、观测与总结。会议上,林晨老师提到:对于实验平台的使用,一定要通过多级项目系统与知识点的映射和绑定,让学生能从项目中找知识点,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可执行的代码,过目不忘。程鹏老师提出:实验中对于linux下C语言的编程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课程组可以与C语言课程组、数据结构课程组、包括C语言的小学期项目进行拉通融合,从资源和项目上进行共享,让教学体系扁平化,最终让师生同时受益。

课程思政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直以来教学建设和改革的核心,操作系统的课程思政也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实施方法。在会议讨论中,刘南杉老师提出的广义思政教学、程鹏老师和林晨老师提出的立体三维课程思政体系,赵稳老师提出的课程思政形象化,在研讨会上激发了各位老师极高的兴趣。大家针对这些新颖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一致认为应该将思政贯穿到具体的教学实体上,结合目前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基础硬件和软件等卡脖子领域通过独立研发取得的累累硕果,培养学生在科研领域的民族自信心,同时树立科学报国的决心。课程思政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宏伟的目标,同时将这个大目标与个人发展的小目标进行协同发展,为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设计好美好的发展蓝图。

对于新加入课程组的两位新老师,他们的讨论重点主要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增加课程授课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在和老教师的交流中,他们受益匪浅,从经验和教训中让自己少走弯路。同时,这2位95后的年轻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很新颖的观点和问题,如赵稳老师提出的chatGPT对于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影响,刘南杉老师提出的人工智能对于计算机教育的冲击等,针对这些热门话题,各位老师进行了愉快而热烈的讨论,在欢声笑语中交互着思想、心得。

操作系统是我国信息产业的战略性高地之一,而《操作系统原理》的本科教育则是这块高地的基石。在新的学期中,操作系统课程组将再接再厉、勇于创新,在教学质量、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全面开花,以”立德树人”为本,在教学科研领域再创辉煌。

Copyright © 2002-2023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